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中国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

时间:2024-07-11 01:59:4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01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宜的通知
中国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沈阳市、长春市、哈尔滨
市、南京市、武汉市、广州市、成都市、西安市、杭州市、济南、浦东分行:
为进一步完善规范中国银行的统计制度,准确、全面地反映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1999年金融统计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1998]591号文) 的要求,现将中国银行1999年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事项通知如下,望各行接此通知后,速传辖属,遵照执行。

一、关于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1999年的本、外币金融统计制度在1998年现行制度的基础上进行部分修订,具体内容如下:
(一)中银统92表。
1.修改、新增以下项目指标: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代中央银行买卖| |增加“942中央银行外币人民币资金 | |
| 1|71E3 | |1111E3000 | |修改|
| | |外汇人民币资金| |往来”(借方) | |
|--|-------|-------|----------|--------------------|--|
| | |中央银行外币人| | | |
| 2|71E6 | |1111E6000 |取消“942”科目归属 |修改|
| | |民币资金 | | | |
|--|-------|-------|----------|--------------------|--|
| | | | |增加“802国外同业活期存款”(借 | |
| 3|71985 |活存透支 |111198500 |方)“810外事企业活期存款”(借 |修改|
| | | | |方) | |
|--|-------|-------|----------|--------------------|--|
| 4|71F22 |预缴税金 |1111F2200 |取消“772预缴税金” |修改|
|--|-------|-------|----------|--------------------|--|
| 5|81922 |其他暂收款 |113192200 |(减)772预缴税金 |修改|
|--|-------|-------|----------|--------------------|--|

| | |代中央银行买卖| |增加“942”中央银行外币人民币资 | |
| 6|81A3 | |1131A3000 | |修改|
| | |外汇人民币资金| |金往来”(贷方) | |
|--|-------|-------|----------|--------------------|--|
| | |中央银行外币人| | | |
| 7|81A6 | |1131A6000 |取消“942”科目归属 |修改|
| | |民币资金 | | | |
|--|-------|-------|----------|--------------------|--|
| 8|8221 |中长期金融债券|113221000 |“859已发行债券”(长期) |修改|
|--|-------|-------|----------|--------------------|--|
| | | | |“849待摊发行债券溢价及购买债券 | |
| 9|8223 |其他中长期债券|113223000 | |修改|
| | | | |折价(减)751待摊发行债券折价” | |
|--|-------|-------|----------|--------------------|--|
| | |其中:现金借方| |“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 | |
|10|711-1 | |111111000 | |新增|
| | |发生额 | |借方发生额 | |
|--|-------|-------|----------|--------------------|--|

| | |其中:现金贷方| |“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 | |
|11|711-2 | |1111112000| |新增|
| | |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 |
|--|-------|-------|----------|--------------------|--|
| | |附报项目:逾期| | | |
|12|74-1 | | —— |“740逾期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滞| | | |
|13|74-2 | | —— |“730呆滞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账| | | |
|14|74-3 | | —— |“739呆账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一般| |“7301呆滞贷款、7391一般呆账贷 | |
|15|74-4 | | —— | |新增|
| | |性不良贷款 | |款、7403逾期其他贷款” | |
|--|-------|-------|----------|--------------------|--|
| | |其中:港澳及国| |“901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借贷轧 | |
|16|71781-2| | —— | |新增|
| | |外联行 | |差后的借方余额) | |
-------------------------------------------------------
续表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其中:承兑汇票| |“7303银行承兑汇票呆滞垫款、7396| |
|17|7216F-1| | —— |银行承兑汇票垫款、7401逾期应收 |新增|
| | |垫款 | |承兑汇票款” | |
|--|-------|-------|----------|--------------------|--|
| | |新股申购冻结资| | | |
|18|814331 | |113143310 |暂无会计科目归属 |新增|
| | |金 | | | |
|--|-------|-------|----------|--------------------|--|
| | |其中:港澳及国| |“901港澳及国外联行往来”(借贷轧 | |
|19|81681-2| | —— | |新增|
| | |外联行 | |差后的贷方余额) | |
|--|-------|-------|----------|--------------------|--|
| | |其中:单位定活| | | |
|20|82111-2| | —— |8351单位定活两便存款 |新增|
| | |两便存款 | | | |
|--|-------|-------|----------|--------------------|--|
| | |其中:个人定活| | | |
|21|82141-1| | —— |8352个人定活两便存款 |新增|
| | |两便存款 | | | |
-------------------------------------------------------
2.说明:1999年92表制度中增加了现金借、贷方发生额两项指标,该两项指标按月报送,旬报免报;其归属为“701现金、703运送中现金”两科目的当月借、贷方发生额。同一报告期的中银统96表中“本期业务库存”应与中银统92表中“现金”余额相等,各行在上报时,注意核对两表
之间的关系。
(二)中银统93表。
1.93表中“7A1(一)拆放同业”至“7A1422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8A1(一)同业拆借”至“8A1422外资或中外合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共计98个指标,自1999年起暂不报送,即各行在上报时,该98个指标金额均报“0”。
2.取消“8A63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项”项目中会计科目归属“857长期应付款”。
(三)中银统96表。
1999年现金报表中,将原报表中支出项目“612二、产品采购支出”分解为以下两个项目:
1.将原“612”项目名称修改为“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项目,其归属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采购的工矿产品、手工业产品及砖、瓦、沙、石等,收购的废品和收兑金银及采购其他商品的现金支出。
2.增设“61B十一、农副产品采购支出”项目,其归属为: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包括饮食店、饭店及招待所)采购农、林、牧、副、渔产品的现金支出。
3.取消原报表中“612-1其中:农副产品采购支出”项目。
中银统96表的表式详见附件。
(四)中银统97表。
1.修改、新增以下项目指标: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1|11D12 |期收款项 |1611D1200 |取消“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 | | |增加“802国外同业活期存款”(借 | |
| 2|11713D |活存透支 | —— | |修改|
| | | | |方) | |
|--|-------|-------|----------|--------------------|--|
| | |名称修改为:其| |7402逾期“三贷”资金外汇贷款及 | |
| 3|11F1-1 |中:“三贷”外| —— |“三贷”项下转入“730、739”部分 |修改|
| | |汇垫款 | |余额 | |
|--|-------|-------|----------|--------------------|--|
| 4|21912 |期付款项 |163191200 |取消“896期付款项” |修改|
|--|-------|-------|----------|--------------------|--|
| 5|13-1 |或有资产 | —— |增加“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6|25-1 |或有负债 | —— |增加“896期付款项” |修改|
|--|-------|-------|----------|--------------------|--|
| | |其中:保函、信| |“7406信用证垫款、7407保函垫款、| |
| 7|11F1-2 | | —— |7302信用证垫款、7306保函垫款、 |新增|
| | |用证垫款 | |7394信用证垫款、7395保函垫款” | |
|--|-------|-------|----------|--------------------|--|
| | |附报项目:逾期| | | |
| 8|14-1 | | —— |“740逾期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呆滞| | | |
| 9|14-2 | | —— |“730呆滞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续表
-------------------------------------------------------
|序 | 中国银 | | 中国人民 | | |
| | | 项目名称 |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号 | 行项目 | | 银行编码 | | |
|--|-------|-------|----------|--------------------|--|
| | |附报项目:呆账| | | |
|10|14-3 | | —— |“739呆账款项” |新增|
| | |贷款 | | | |
|--|-------|-------|----------|--------------------|--|
| | |附报项目:一般| |“7301呆滞贷款、7391一般呆账贷 | |
|11|14-4 | | —— |款、7403逾期其他贷款”(三科目中 |新增|
| | |性不良贷款 | |均不含“三贷”项下转入一逾两呆部 | |
| | | | |分余额) | |
-------------------------------------------------------
2.“796、896”两科目自表内调整至表外,如两科目余额出现不平时,其调整方法同中银统92表,即参照中银财[1997]598号文中的规定予以调整。
(五)中银统98表。
1.调整、修改以下项目指标:
--------------------------------------
|序号|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会计科目归属 |备注|
|--|------|-----------|-----------|--|
| 1| 1A64 |一个月内到期的应收款项|取消“796期收款项”|修改|
|--|------|-----------|-----------|--|
| 2| 1A9D |13.买入远期资产 |796期收款项 |修改|
|--|------|-----------|-----------|--|
| 3| 2A53 |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款项|取消“896期付款项”|修改|
|--|------|-----------|-----------|--|
| 4| 2A6D |13.卖出远期资产 |896期付款项 |修改|
--------------------------------------
2.“1A1(一)拆放同业”至“1A1524境外外资金融性公司”,“2A1(一)同业拆入”至“2A1524境外外资金融性公司”共计64个指标,自1999年起暂不报送,即各行在上报时,该64个指标金额均报“0”。
二、关于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
(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指示,决定自1999年1月1日起停止报送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
(二)1998年12月末库存现金专项统计报表,各行于1999年1月4日12:00之前报达总行统计处。
三、各类报表上报时间
(一)1999年各类报表上报时间。
1.中银统91表、92表(月、旬报)、95表、96表、97表(月、旬报)、100表,以上各表1999年的上报时间仍按1998年的规定执行。
2.中银统93表、98表各行于季后12日内报达总行,各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行应提前1~2天报达所属省行,以便省行按时汇总上报总行。
(二)1998年底各类报表上报时间及其他事项。
1.中银统93表、98表1998年第四季度报表,各行务必于1999年1月12日前报达总行。
2.中银统97表1999年1月上、中旬,2月上旬共三次旬报免报,2月中旬起恢复正常上报。92表2月上旬免报,其他时间正常上报。
3.中银统91表1999年2月18日(周四)的周报免报。
(三)1999年各张报表的上报时间凡遇节假日、双休日一律不顺延。
四、关于1998年本、外币结转数报表的上报事宜
(一)中银统92表、97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于1999年1月20日前报达总行。
(二)中银统93表、98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于1999年2月24日前报达总行。
(三)各行在上报中银统92表、97表1998年12月末结转数报表时应注意:92表中“846本年利润”、97表中“245本年利润”,该两项下所属各子项在上报时金额均应报“0”。
(四)各行在上报1998年12月末结转数报表时,各张报表的文件名仍采用原1998年12月末的文件名,因此,各行在上报时应注意区分数据,以免错报。
(五)各行在上报1998年末结转数报表时,本、外币各项存、贷款合计数字应与原1998年12月末相关报表的数字一致,不得随意改动,请各行注意核对。
五、其他注意事项及要求
(一)1999年本、外币统计制度修改、新增指标较多,各行接此文件后要认真、仔细核对,及时修改,调整电脑程序,准确上报。
(二)凡遇月报、季报为同一报告期的,各行一定要认真核对月、季报中的有关对应指标,加强复核,杜绝差错,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各行要重视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应举办统计方面专项培训,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以适应不断提高的统计工作的要求。
(四)本文中各类报表制度。自上报1999年1月份报表起执行,1998年末结转数报表亦按1999年制度执行。

附:

中国银行人民币现金收支项目月报(中银统96表)
金额单位:万元
-----------------------------------------------------------
|中国银| |中国人民 | | |中国人民 |
| | 项目名称 | |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
|行项目| |银行编码 | | |银行编码 |
|---|----------------|-----|------|-----------------|-----|
|5 |收入总计 |121000000 |6 |支出总计 |122000000 |
|---|----------------|-----|------|-----------------|-----|
|51 |收入合计 |121100000 |61 |支出合计 |122100000 |
|---|----------------|-----|------|-----------------|-----|
|511 |一、商品销售收入 |121110000 |611 |一、工资性支出 |122110000 |
|---|----------------|-----|------|-----------------|-----|
|512 |二、服务业收入 |121120000 |6111 |1.国家工资及奖金支出 |122111000 |
|---|----------------|-----|------|-----------------|-----|
|513 |三、税款收入 |121130000 |6112 |2.国家对个人其他支出 |122112000 |
|---|----------------|-----|------|-----------------|-----|
|514 |四、城乡个体经营收入 |121140000 |6113 |3.部队存款支出 |122113000 |
|---|----------------|-----|------|-----------------|-----|
|515 |五、储蓄存款收入 |121150000 |6114 |4.其他单位工资性支出 |122114000 |
|---|----------------|-----|------|-----------------|-----|
|516 |六、其他金融机构收入 |121160000 |612 |二、工矿及其他产品采购支出 |1221B0000 |
|---|----------------|-----|------|-----------------|-----|
|517 |七、居民归还贷款收入 |121170000 |613 |三、行政企事业管理费支出 |122130000 |
|---|----------------|-----|------|-----------------|-----|
|518 |八、汇兑收入 |121180000 |614 |四、城乡个体经营支出 |122140000 |
|---|----------------|-----|------|-----------------|-----|
|519 |九、有价证券收入 |121190000 |615 |五、储蓄存款支出 |122150000 |
-----------------------------------------------------------
续表
-----------------------------------------------------------
|中国银| |中国人民 | | |中国人民 |
| | 项目名称 | |中国银行项目| 项目名称 | |
|行项目| |银行编码 | | |银行编码 |
|---|----------------|-----|------|-----------------|-----|
|51A |十、其他收入 |1211A0000 |616 |六、其他金融机构支出 |122160000 |
|---|----------------|-----|------|-----------------|-----|
|51A-1 | 其中:兑换外币收入 |1211A1000 |617 |七、居民提取贷款支出 |122170000 |
|---|----------------|-----|------|-----------------|-----|
| | | |618 |八、汇兑支出 |122180000 |
|---|----------------|-----|------|-----------------|-----|
| | | |619 |九、有价证券支出 |122190000 |
|---|----------------|-----|------|-----------------|-----|
| | | |61A |十、其他支出 |1221A0000 |
|---|----------------|-----|------|-----------------|-----|
| | | |61A-1 | 其中:兑换外币支出 |1221A1000 |
|---|----------------|-----|------|-----------------|-----|
| | | |61B |十一、农副产品采购支出 |122120000 |
|---|----------------|-----|------|-----------------|-----|
|52 |内部现金收入 |121200000 |62 |内部现金支出 |122200000 |
|---|----------------|-----|------|-----------------|-----|
|53 |同业往来收入 |121300000 |63 |同业往来支出 |122300000 |
|---|----------------|-----|------|-----------------|-----|
|54 |由人民银行发行库领取现金 |121400000 |64 |缴回人民银行发行库现金 |122400000 |
|---|----------------|-----|------|-----------------|-----|
|55 |由银行(人民银行)业务库领取现金|121500000 |65 |由银行(人民银行)业务库支取现金 |122500000 |
|---|----------------|-----|------|-----------------|-----|
|56 |信用社(其他银行)缴存现金 |121600000 |66 |信用社(其他银行)支取现金 |122600000 |
|---|----------------|-----|------|-----------------|-----|
|57 |前期业务库存 |121700000 |67 |本期业务库存 |122700000 |
|---|----------------|-----|------|-----------------|-----|
|58-1 | 附:代发工资 |123200000 |68-1 |净投放(+)/回笼(-) |123100000 |
-----------------------------------------------------------



1998年12月31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1998年5月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总 则
一、为使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项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的要求,制定本规则。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全体组成人员在行政工作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保证政令畅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忠于职守、勤奋
工作、服从命令、讲究效率,发扬创新进取的精神,奋力开拓;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清正廉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职责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由自治区主席、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各委、厅的主任、厅长组成。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主席负责制。自治区主席领导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自治区副主席协助自治区主席工作。
五、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在自治区主席领导下,负责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
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各委、厅的主任、厅长负责本部门的工作。
各委、厅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对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规章、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发布实施办法或其他决定。

会议制度
七、自治区人民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主席办公会议和专题会议(含现场办公会议)制度。
八、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主席、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自治区主席助理,各委、厅的主任、厅长。根据需要,可邀请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协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自治区法院、检察院,自治区总工会,团区委,自治区妇联,各民主党派、工商联
,新闻单位负责人列席。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召集和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
(二)决定和部署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要工作;
(三)讨论通过按照法律法规需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决定的重大决策、地方性法规、议案或规章;
(四)通报区内外经济形势,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年召开一至二次。
九、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主席、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和议题有关的主席助理、委、厅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人员,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召集。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决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财政预决算、全局性重大体制改革、重大建设项目安排、重要资金使用等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讨论通过提请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或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的议案、法规草案或提请自治区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三)讨论通过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的规章;
(四)讨论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重要问题;
(五)讨论通过依照法律任免和奖惩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名单;
(六)分析区内外形势,研究、决定其他应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的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中旬召开一次,根据会议议题准备情况,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确定开会时间。
十、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办公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自治区主席、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和与议题有关的主席助理、委、厅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人员,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副主席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研究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二)讨论决定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的重要事项;
(三)通报情况,分析问题,协调工作。
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办公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副主席根据议题准备情况,确定开会时间。
十一、自治区主席、副主席按照分工召开专题会议(含现场办公会议),研究、协调和处理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中一些具体业务问题。参加会议人员由主持会议的自治区主席、副主席确定。
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的议题,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确定;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办公会议的议题,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确定,自治区主席、常务副主席不在家时,可由受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委托的其他主持会议
的自治区副主席确定。会议的组织工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
(一)会议的材料要严格把关,需要协调的,综合部门要认真协调,经过协调意见不一致的,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协调解决。未经协调的问题,不要提请政府会议审议;秘书长办公会议能协调解决的事项,不要提请主席办公会议审议;主席办公会议能解决的事项,不要提请政府常务会
议、全体会议审议。
(二)会议审议重大的政策性问题,政府秘书长和分管副秘书长或秘书长办公会议要进行初审;要备有综合部门、政策咨询部门的意见;要准备两个以上的比较方案(法规、规章草案除外),供会议决策。一般情况下,会议中间不得插入没有准备的议题;不审议不按办文程序办理的议
题。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主席办公会议必须要有半数以上的副主席参加。自治区人民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主席办公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席办公室派2名专人记录,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签发,必要时报自治区主席或自治
区常务副主席签发。
(四)自治区主席、副主席,或受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委托主席助理召开的专题会议(含现场办公会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业务处室负责组织,派人记录并编写会议纪要。会议纪要由有关副秘书长或会议主持人签发。
(五)政府会议要严格执行会议签到制度。出席或列席人员必须是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会议一般不要带随员,如需要带随员,要报经会议负责人同意。到会人员不准私自录音,对于领导同志的讲话,应按规定要求传达。会议讨论决定的问题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扩散。根据
需要,可邀请新闻单位派员列席旁听,如作新闻报道,需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分管副秘书长同意,重大问题请示自治区主席。
(六)会议讨论的重要文件和资料会后要清退。会议决定的重大问题,属重大的或涉及全区性的事项,应按规定正式行文。一般事项可通过《政府全体会议纪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主席办公会议纪要》印发有关单位贯彻执行,不另行文。会议决定的事项,有关部门必须坚决
执行,抓紧办理。在执行中如有问题,应及时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会议决定的事项,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席办公室和相关业务处室负责检查、督促落实。
十三、尽量减少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召开的全区性会议。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召开的会议,也要严格控制。
十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要尽量减少会议,特别是全区性会议。需要临时召开全区性会议,应当提前15天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审批。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不邀请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出席。
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召开的全区性会议,按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指示办理。
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召开会议要贯彻精简、高效、节约的原则,尽量压缩会议时间,精减会议人员,不得在高级宾馆开会。在不需要保密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采用电视电话会议等快捷、高效、节俭的会议形式。

公文审批制度
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办发〔1993〕81号)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桂政办〔19
94〕4号)的有关规定;公文的审批按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分工负责的原则办理。
十七、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重大问题,报送自治区主席或负责常务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审批。
十八、审批公文时,对于一般报告性公文,圈阅表示“已阅知”;对于有具体请示事项的公文,圈阅则表示“同意”请示的事项。
十九、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和规章,向自治区人大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人员任免事项,由自治区主席签署,或由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签署。
二十、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名义行文,经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审核后,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签发。凡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请示报告的文件,由自治区主席或由自治区主席委托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签发;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商洽、报告的文件
,由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签发,重要的报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签发。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名义下发的文件,属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由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签发;属自治区副主席分工范围内的事项,由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签发。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同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件可以向社会公布。
二十一、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行文,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批示办理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审核签发;属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职权范围内的发文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签发。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要求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经有关自治区人民政
府领导同志同意后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审核签发。
二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区行署,各地级市人民政府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的公文,由部门、地、市的主要负责同志签发。除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直接交办的事项外,各部门,各地、市的请示、报告,应当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原则上不直接报送自治区人民政府领
导同志个人。
二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的行政职责,属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确有必要联合发文的,应明确主办部门,讲求实效、时效。
二十四、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时,主办部门的负责同志要主动与协办部门的负责同志协商,协办部门要积极配合;未经认真研究、协商的问题不要上交自治区人民政府;经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与协办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协商,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主办部门负责同志应列出各方
理据,提出建设性意见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负责进行协调或裁定。

内事活动及外事活动制度
二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接待活动:一是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自治区主席,工作分工对口的自治区副主席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工作分工对口的副秘书长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负责接待。二是接待中央各部、委、办及兄弟省、市、区副部(省
)级以上领导同志的,自治区主席、常务副主席会见,由工作分工对口的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或工作分工对口的副秘书长,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委、厅的主任、厅长负责接待。三是中央各部、委、办及兄弟省、市、区副部(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因业务关系到我区对口的委
、厅检查指导工作时,由工作分工对口的自治区副主席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会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委、厅领导同志接待。
除了接待好党和国家的领导同志,中央各部、委、办及兄弟省、市、区副部(省)级以上领导同志外,他们的随同人员,也要落实有关人员认真接待好。
二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在区内考察工作,要减少随行和陪同人员,简化接待礼仪。根据工作需要,主管部门负责同志随行,其余有关部门只安排必要的处室负责同志随行;要尽量减少地方陪同人员,不要陪餐;安全保卫工作要注意影响,地、市、县负责同志不到机场、车站
迎送,更不要派警车到地界迎送。
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负责同志在区内考察工作也应当按此原则办理。
二十七、为保证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集中精力研究处理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安排的活动以外,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一般不出席各部门,各地、市,各单位召开的会议,以及所安排的接见、照相、颁奖、剪彩、首发首映式等事务性活
动。一般不安排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题词和为出版物作序,特殊情况报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审批。
各部门,各地、市,各单位一般不要邀请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和事务性活动,确有需要,应当事先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从严掌握,提出意见报批。
二十八、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内事活动的宣传报道要从严掌握。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或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和活动,要按经审定批准的方案进行新闻报道。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召集的各种会议,需要新闻报道的,应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领导同志审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出席部门或地、市的会议或活动,自治区级宣传单位一般不作新闻报道。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下基层调查研究、考察工作,需要新闻报道的,报道内容要经自治区领导同志本人审定。
二十九、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出国访问,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拟订年度出访计划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具体实施时,先由分管外事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审核并报自治区主席和自治区党委书记同意后,再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征得我驻外使、领馆同意,再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的正副职出国访问,需按程序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正职的由分管外事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审核报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审批;副职的由分管外事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和分管该业务工作的自治区副主席审核报
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审批。
三十、各委、办、厅、局请自治区主席、副主席会见来访的外国官方人士,由自治区外事办公室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会见外国非官方人士,由接待单位与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会签后,呈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人员,由接待单位与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会签,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会见来访的台湾人员,由接待单位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会签,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会见重要华侨知名人士,由接待单位与自治区侨务办公室会签,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离桂外出请示报告制度
三十一、自治区副主席,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离桂外出,应当在事前向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报告,并把离桂外出的时间、前往地点、联系及文件呈送方式等有关事项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值班室。值班室的值班人员要及时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有关领导,同时向
其他有关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通报。
三十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离桂外出,实行请假、销假制度,其中,正职报自治区主席或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同意;副职报分管的自治区副主席同意。要在外出前把外出的时间、地点通知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值班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要
随时掌握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离桂外出的情况,及时向自治区主席、副主席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报告。

增加工作透明度 自觉接受监督制度
三十三、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决定,自觉接受自治区人大的监督。除了一年一次人大会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向人大报告工作以外,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领导同志要不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
三十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会议列席、旁听制度。为了增强自治区人民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政务的公开性,自治区人民政府召开的各种会议,包括常务会议和办公会议,视情况可邀请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及自治区总工会、团区委、自治区妇联负责人
列席或旁听。
三十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人员,要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广开言路,发扬民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虚心倾听人民群众的批评意见,关心人民群众疾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
三十六、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为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更广泛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届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监督,自治区人民政府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届通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工作情况。

附 则
三十七、本规则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负责解释。
三十八、本规则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过去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规定与本规则不一致的,按本规则执行;本规则与国务院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按国务院规定执行。


1998年6月9日

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内蒙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

(1999年1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 32 号

  1999年11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内蒙 古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99年11月2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自治区经济和社会 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有关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 自治区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 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 结合的方针,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防 震减灾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五条 各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是本级地震工作的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在本级人民 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对妨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 行为有权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 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地震监测预报


  第八条 自治区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根据全国地震监测预报方案,负责制定全区地震监测 预报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 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自治区内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旗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短期 与临震震情跟踪预报方案,建立震情跟踪会商制度。
  第十条 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全区地震监测台网,由国家地震监测基本台、区级地震监测台和盟市、旗县地震监测台 站组成,其建设、运行、改造所需经费,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除应当由国家承担 的部分外,由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分别承担。
  单位自建的地震监测台站,接受所在地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管理部门的业务指 导。
  新建、撤销地震台站必须经自治区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危害和破坏 ,不得干扰和妨碍地震监测台站的工作,不得占用和干扰地震专用通信网的线路、信道及其 设施。
  第十二条 在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法定保护周边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 的建设工程,必须在工程设计前征得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同意。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确实无法避免对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造成危害 ,由建设单位承担增建抗干扰工程或者迁移、重建地震监测台站及设施的全部费用。
  第十三条 自治区内的地震短期和临震预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 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社会发布、泄露、扩散地震预报消息。
  新闻媒体刊登、播发与地震预报相关的消息,必须经盟市级以上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同意 。


第三章 地震灾害预防


  第十四条 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的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单位要努力做好震害预 测工作。震害预测结果应当作为该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依据。
  城建、电力、通信、交通及其相关部门应当参与震害预测工作,提供相关资料。
  大、中城市应当开展地下活动断层的勘测与研究。
  第十五条 根据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编制防震减 灾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区域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必须与防震减灾规划相协调。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一)自治区内的重大建设工程;
  (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
  (三)地震烈度区分界线两侧8公里区域内的重要工程;
  (四)地震研究和资料详细程度较差的边远地区的重要工程;
  (五)占地范围较大、跨着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城市和大型厂矿企业以及新建开发区 。
  第十七条 凡应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包括地震安全性 评价内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没有自治区地震主管部门批准的地震安全 性评价报告,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时,不得办理批准手续。
  第十八条 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对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进行检 查鉴定。
  第十九条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施工。新建、扩建和 改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降低抗震设防标准。
  已建成的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建筑,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抗震加固。
  第二十条 旗县、苏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引导农牧民建造具有抗震性能的住房。
  在抗震设防区内的村镇,新建学校、医院、重要公共场所和生命线工程等建筑,应当按 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一条 建设工程采用可能影响工程主体或者承重结构的新技术、新材料,应当进 行结构抗震性能鉴定,并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认定。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各单位应当对公民进行经常性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教育。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列入学校教学内容。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做好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工作。


第四章 地震应急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先进救灾装备的配置, 支持地震应急先进救助技术的研究和使用。
  第二十四条 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 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同时报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备案。其中10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破坏性 地震应急预案,应当报国务院地震主管部门备案。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级政府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符合本部门 实际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报本级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备案。
  大中型企业和有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的单位,应当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部署,制 定本单位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报当地人民政府地震工作管理部门备案 。
  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每四年修订一次。
  第二十五条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或者破坏性地震发生后 ,应当成立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对地震应急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
  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本级政府地震主管部门。
  第二十六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可以宣布预报区进入临震应急 期,并指明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二十七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宣布灾区进入震后应急期,并指 明震后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
  第二十八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自治区地震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迅速组织现场 地震灾害损失调查,进行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对外公布。
  地震灾区人民政府以及新闻媒体应当准确、及时、客观、公正地向社会报道震情、灾情 和救灾情况。
  第二十九条 震中在自治区境外,致使自治区遭受中等以上破坏的地震,自治区抗震救 灾指挥机构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地震现场考察、地震灾害损害评 估和地震救灾,及时上报灾情,争取救助。


第五章 震后救灾与重建


  第三十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的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做好以下 工作:
  (一)尽快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卫生、医药及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伤员医疗救护 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二)组织交通、通信、电力、水力、建设等部门和其他专业抢险队伍,抢修恢复被破坏 的交通、通信、供电、供气等工程设施,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三)组织民政等部门和有关单位,迅速设置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提供救济物品 ,做好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
  (四)组织公安、武警、森警、驻军和其他有关部门,加强治安管理、安全保卫和救助伤 员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十一条 地震救灾经费和物资,通过国家救助、自筹、生产自救、公民互助、保险 理赔、社会捐赠、信贷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解决。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储备地震应急救灾物资。
  地震救灾经费和物资必须专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各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地震救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三十二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地震灾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震害情况制定灾区恢复重 建规划。
  严重破坏性地震灾区的重建规划,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中等破坏性地震灾害的 恢复重建规划,由盟市或者旗县人民政府组织制定。
  制定城市易地重建规划,应当科学选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 结果确定抗震设防标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有关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依照法律 、行政法规处罚。法律、行政法规未规定的,依照本条例处罚。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恢复原状或者 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 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 全性评价的,或者不按照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的,由 旗县级以上地震工作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截留、挪用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或者国家工作人员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滥 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 处分。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 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