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教育部、港澳办关于印发《关于对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时间:2024-06-29 09:43:25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774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教育部、港澳办关于印发《关于对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教育部 港澳办


教育部、港澳办关于印发《关于对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
教育部 港澳办



为进一步规范对内地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管理,并为他们提供方便,现将《关于对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暂行管理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在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我部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文件中因公赴港澳就读人员系指内地单位公派和其他持因公证件赴港澳学习者。

关于对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的暂行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的教育、科技交流及合作,鼓励因公赴香港、澳门的内地学生、教师和学者服务香港、澳门,服务内地,并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内地居民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按隶属关系报有外事审批权的中央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再由上述部门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三条 内地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人员如因就读或工作,需要延长在港、澳停留时间,按第二条所规定的程序报批。获批准后,通过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驻港、澳联络办)办理在港、澳延期手续。
第四条 内地因公赴香港、澳门的研究生、教师及合作研究人员,赴港、澳前应同派出单位签订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的处理办法。
第五条 内地高校为香港高校代招本科生,按照教育部与香港教育统筹局签署的《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收本科生事宜的会谈纪要》执行。此类学生的户口继续保留在内地各代招高校,个人档案材料存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管理。该批学生如需延长在香港的学习期限,向中央驻港联络办提
出申请,经该办审核后,转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审批。
第六条 因公在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获批准在港、澳停留1年以上者,如需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须向内地派出单位提出申请,由原派出单位按照申办护照的有关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并向有关发照机关提出申请。发照机关经审查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外交部驻香港
、澳门特派员公署为其颁发护照。护照有效期一般不超过2年。
第七条 因公在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获批准在澳停留6个月以上者,如需赴香港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须持所在澳门机构的同意函件及有关邀请函,通过中央驻澳联络办向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申办赴港签注。
第八条 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在港、澳连续停留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6年。因连续攻读学位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在港、澳停留超过6年者,由原报文单位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从严审批。
第九条 因公赴香港、澳门就读、任教、合作研究,获批准在港、澳停留1年以上者,在居港、澳满6个月后,其配偶可申请每年赴港、澳探亲1次,每次不超过30天。申请探亲者持中央驻港、澳联络办为其在港、澳配偶所开具的证明,通过本人所在单位按内地人员短期因公赴港、
澳的有关规定办理赴港、澳手续,探亲费用自理。
第十条 在香港、澳门就读人员学业完成后返回内地,国家承认其在港、澳取得的学历。其工资、职称、科研启动金、入关携带物品等待遇,参照关于留学回国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规定已征询外交部、人事部、海关总署等部门同意,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8月10日

九江市公物拍卖办法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


九府发[2001]32号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公物拍卖办法》的通知

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九江市公物拍卖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九江市公物拍卖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公物处理的管理,规范公物拍卖行为,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范围:
(一)市直国家机关依法没收的物品,充抵罚金、税款、罚款的物品以及无法返回的物品;
(二)市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需要处理的物品;
(三)市直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收受应当上缴的礼品;
(四)交通运输部门、邮政部门的无主货物;
(五)国有资源性资产的出让权:如土地使用权、资源开采权、公交线路经营权、地名冠名权、广告经营权等;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物。
第三条 市财政局是公物处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公物处理工作,并作为委托人将公物委托给市政府指定的拍卖人拍卖。
监察、审计、物价、法制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权限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物处理实施监督。
第四条 市财政局应建立公物登记台帐和监管制度,及时提出公物处理意见。
第五条 公物拍卖活动必须遵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公证处现场公证。
第六条 公物处理应按下列方式:
(一)属专管物品(如:金银、外币、证券、文物等)的,应由专管机关收兑;
(二)属专卖物品(如:香烟、食盐、医药等)的,应实行定向拍卖,拍卖给有该类商品经营权的企业;
(三)属国家禁止流通的物品和假冒商品的,由收缴机关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其他允许流通的公物必须实行公开拍卖。
第七条 拍卖的物品应当由委托人委托市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进行价格评估,确定拍卖标的保留价。
第八条 委托人必须与拍卖人签订书面委托拍卖合同,并提供拍卖物的有关证明材料。
第九条 拍卖人接受委托的,应当于拍卖日七日前发布拍卖公告,拍卖公告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拍卖的时间、地点;
(二)拍卖标的;
(三)拍卖标的展示时间、地点;
(四)参与竞买应当办理的手续;
(五)需要公告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拍卖公告应当通过报纸或者其他新闻媒介发布。
第十一条 拍卖人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规定实施公物拍卖。拍卖标的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时,该应价不发生效力,拍卖师应当停止拍卖标的的拍卖。
第十二条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和拍卖人应当签署成交确认书。拍卖标的需要依法办理证照变更、产权过户手续的,委托人、买受人应当持拍卖人出具的成交证明和有关材料,向有关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手续。
第十三条 拍卖物品成交后,拍卖人可以向买受人收取不超过拍卖成交价5%的佣金,未成交的可向委托人收取约定的费用。
第十四条 现场拍卖时,委托人应当通知监察、审计、物价、法制、公物收缴机关派员监督检查,但不得参与竞价。
第十五条 公物拍卖的收入,由拍卖人全额交付委托人,委托人根据有关规定管理使用。
第十六条 市政府依法指定九江正兴拍卖有限公司为公物拍卖的主要拍卖人。
第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将公物处理的,对其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国家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人事部关于获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公务员离职是否发离职费问题的复函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获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公务员离职是否发离职费问题的复函
人事部

复函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国内司:
你司《关于公务员辞职辞退待遇问题》(〔95〕国内政字第064号)函收悉。对获准出境定居的归侨、侨眷公务员离职是否发离职费问题,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对归侨、侨眷公务员申请出境定居,已取得定居国(地区)入境签证,并为其办理离职手续的,仍可按照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归侨、侨眷职工因私事出境的假期、工资等问题的规定》(〔83〕侨政会字第007号),一次性发给离职费。




1996年2月9日